找到相关内容709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实在与知识

      一、佛教逻辑的范围与目的   人的一切成功的作为必然由正确的知识作前导,我们就必须探求知识(1)。透过这种了解,法称(Dharmakirti)就界定了其工作的范围与目的(2)。人类的诸种目的要麽是积极性的或者是消极性的,(3)要麽是可取的或者是不可取的。有目的作为就在达成那些可取的事物,避免那些不可取的事物(4)。正确的认知也就是成功的认知(5)。透过判断或决定而产生成功的作为(...

    张尚德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4548418.html
  • 炖煌本坛经校刊记(2)

    功德自心作,福与功德别。武帝不识正理,非祖大师有过。   【16-001】“白”,“原本”作“自”,今改。 [P452]   【16-002】“尚”,“原本”作“当”,今改。   【16-003】“问”,“原本”作“闻”,依“明本”改。   【16-004】“望”下,“原本”有“意”字,今删。   【16-005】“疑”,“原本”作“议”,依“明本”改。   【16-006】“不”下,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150119.html
  • 佛教本体论译经中所使用的“非”与“无”

    佛教才得以被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所普遍认同,并欢喜信受。[1]助长后一现象的可能成因之一,是后汉时期儒家的“古学”跃居哲学主流。这意味著「新学”的宇宙论在哲学舞台上已退居幕后,儒家思想亦已抽离了学术的形而上学,沦为一套社会及政治思想。 [2]汉朝的覆亡助长了传统中国哲学的革新风潮。由是发展出所谓的“玄学”。 [3] 玄学探讨“有”与“无”的关系,主要是以《易经》的哲学思想为基础,再佐以《道德经...

    巴特戴森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3347500.html
  • 从《历代三宝记》论费长房的史学特质及意义(2)

    114页 ”(142) 。梁武帝“既登极,思与苍生同契等觉,共会遍知,垂拱 ... 临朝,盛敷经教,广延博古,旁采遗文,扇以淳风,利于法俗” (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5251620.html
  • 如来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

    hellip;正法欲灭余八十年,舍弃身命,演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……彼众生闻法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,能起信乐是亦甚难。」(1)   使我惊讶的是﹕「凶恶,常欲加害」者...,「欲加害者」,即可能确定如来藏初期之时代。如能找出时代,或亦可确定「欲加害者」。   ---------------------   ( 1) 《央掘魔罗经》卷第四,大正,二、五三八页,上。 ...

    李志夫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3145387.html
  • 晚明〈物不迁论〉的诤辩研究─诸家的意见与空印镇澄的答辩(2)

    六、德清的探讨 1.关于《肇论略》的撰述背景 德清的《肇论略》,是晚明注解《肇论》的优秀作品,它的特色是既溶有元代《肇论》大注释家文才的意见(90) ,也添入了不少他个人修行经验的心得在内(91) 。这样的作品,其实是他对晚明佛教界的思想回应。因他不但忠实地记载了自己的悟道心路历程,也企图对诤论多年的〈物不迁论〉问题,作一个总了结。(92) 根据华山慧浸于一六一七牟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5151617.html
  • 藏传佛教对西夏的影响

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.  页46  西夏是以党项羌(1)----藏系一支(2)为主体,于公元  1038年(宋仁宗景佑五年),在中国西北地区以宁夏为中心建立的一  个封建据地方政权。史称西夏、夏国;自称大夏、白高国、白高大夏  国(3)等,定都兴庆府(4)(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)。它  所统治的地区:「东尽黄河,西界玉门,南接萧关,北控大漠」(  5),...

    李范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774047.html
  • 明末的诤辩----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(2)

    四、使用“因明”为思辩工具 在晚明的佛教新学风里,《因明入正理论》(7)的研究,是伴随唯识学的风尚而展开的(8)。镇澄亦著有《因明解》一卷,惜未入藏(9),无从知道他深入的程度如何?...镇澄的雄辩滔滔,“虽不下数万言,约其要,不过以其因非也”(10)。由此看来,运用“因明”为思辩工具,的确是他的特质之一。他的整个论证所以有清楚地发展理路,应是和此大有关联。 根据佛教思想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945686.html
  • 宋代性理思想之渊源与佛学(禅学)(2)

    与自家意思一般。”(55)并呈偈云:“心融境会豁幽潜。草深窗外松当道,尽日令人看不厌。”其后大程子有语云:“静后,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。”(56)“万物静观皆自得。(57)”乃同此一意境。若诗不乏有禅味者,如(58):  水心云影闲相照,林下泉声静自来。 (游月陂)  世上利名群蠛蠓,古来兴废几浮沤。 (秋月偶成  第一首)  会向红尘生野思,始知泉石在胸中。 (野轩)  其应答弟子时人者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5347395.html
  • 黑水城出土西夏弥陀画初探(2)

    图」的画面简约,和唐宋「西方净土变」的宏伟构图截然不同。根据画幅上「淳熙癸卯(1183)仲秋望日□□画」的款题。【一0六】这件画作与黑水城出土的「西方净土图」布局大体相似,只不过南宋画轴的主尊为三...装饰性强。画幅下方以靛蓝为地,满布金色番莲花图案。这些特色都与西藏,特别是藏中地区的绘画风格息息相关。【一0七】前文已述,西夏后期与西藏佛教文化交往频繁,西夏晚期的佛教艺术西藏色彩浓厚,理所当然。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3770820.html